绍兴北海桥木构博物馆
高家台门在绍兴古城迎恩门内的北海桥直街。街旁上大路河承浙东运河水入城,是古城西北最繁忙的水上要道。自明清以来,北海桥直街依托便利的水网向为商贾云集之地。高家台门就大隐于北海桥直街的南侧。它与著名的元代光相桥仅在咫尺之间。
台门是绍兴地域最具特色的民居。它是对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所居住宅的尊称。高家台门就是绍兴古城内如星群般散布的台门中的一座。据《绍兴文物志》介绍,屋主的先祖为宋太尉高琼。高琼的第十七世孙从钱清迁居于此。建筑为明代建筑,木构梁架不以精雕细琢粉饰,表现着绍兴明代建筑的素朴特征。它座南朝北,直面北海桥直街。整体布局为一路两进,自南而北分别布置着门屋、大厅和座楼。原建筑在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之后,已经残破不堪。
我们在延续建筑原有格局的基础上,按照文物修复的标准修复了门屋和大厅。借助台门修复的契机将这处台门重新激活,使之成为一处北海桥直街上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场所是本次改造的另一个更大目标。在研究绍兴古城的城市公共空间和设施基础上,我们试图将城市博物馆这一新功能注入其中。我们在原五间九檩的厅堂内安置了展览的主要内容。而在主体建筑群的西南边,我们在原有的空地上加建了一处为博物馆服务的茶室。
为了回应绍兴水乡的地域特征和创造更舒适的饮茶空间,我们将茶室设计成一个架立于水池上的四面厅。四面设置了皆可开启的木窗扇。建筑整体抬起0.6米,再加上飘出深远的屋檐,大有轻盈之感。水池虽未实现,但碎瓦铺池,亦能让人产生水波的联想。四周的庭院也做了相应改造。茶室由此获得了一个芭蕉映窗,石榴迎门,绿竹环厅的诗意环境。
茶室的建筑结构延续了浙江早期大木作的笔意。但我们承古而不仿古。在传统大木作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更为抽象的现代简化。浙江宋元大殿的补间铺作中常见一种“挑斡”做法。“挑斡”是“起上举作用的斜长木枋。”它即是补间铺作的下昂昂尾,被压在平榑之下。我们对浙中天宁寺大殿的“挑斡”进行了力学分析,从中发现了它的多重杠杆原理。每层杠杆互承互锁,形成一个完整平衡的力的过渡地带。屋面荷载依靠栌斗作为支点将力层层传递至一点。我们对这种传力模式和传力构件进行了抽象提取,从而发明出一种更简洁的大木作样式。华拱、栌斗和昂等基本构件的复杂形式被更为抽象的圆杆代替。我们摒弃了传统木构中符号性元素而继承了原来精彩巧妙的传力原理。因这种柱头样式形似鹤嘴,我们将其形象的命名为“鹤嘴柱”。
建筑梁柱体系既是支撑的要素,也极大的影响着内部空间的塑造。这是高家台门厅堂空间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也将其延续到了茶室内。八根鹤嘴柱向茶室中心架梁,交汇于中心空心的混凝土壁柱上。我们在壁柱内部安置了洗手台。光线从高高的壁柱顶漫射下来,形成柔和的光晕。在整个设计中,结构不再是空间的障碍,而是和空间达成和解,最终溶解为一体。
在长着明代木柱森林的厅堂内布展的过程中,我们尽力避免破坏具有文物价值的木作。展厅内的展框一律都只临时固定于白墙上。模型展架直接落地布置。2020年4月,佚人营造的K11木构复兴预展在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台门厅堂内展出。传统老木厅的框架内充盈了现代转译的新木构,获得了新的生机。这座厅堂也因此被诙谐的称为“鲁班殿”。2020年12月,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空间记忆》展在厅堂内展出。展品都是潘晖从业以来的建筑设计作品。他的建筑设计抽象而现代。传统与现代之间强烈的对比差反而使展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两次具有很大反差效果的展览看,这个木构博物馆对展品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博物馆本身和每一次展出主题的特殊性,使它已经成为北海桥一带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博物馆。在展览期间,有许多上海、杭州、南京的朋友特意赶来看展。这也可以证明它正在逐渐成为绍兴古城的一抹新亮色。
▲ 项目所在位置
▲ 一层平面图
▲ 屋顶平面图
▲ 剖面图
▲ 建筑轴测
▲ 展览设计轴测
▲ 节点演变
项目名称 : 绍兴北海桥木构博物馆
项目面积 : 580 m²
项目地址 : 中国 绍兴
设计单位 : 佚人营造
主创建筑师 : 王灏
设计团队 : 王灏 张君瑜 郭祺
策展顾问 : 裘浙锋 刘秀
结构设计 : 龚家辉 宋文超
施工方 : 李兴良
施工图设计 : 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策展方 : 浙江一禾百川传媒有限公司, 潘晖建筑设计工作室
景观设计 : 佚人营造
摄影师 : 吴清山, 潘晖, 裘浙锋
好设计网 www.haoooo.cn 欢迎投稿:infohaoooo@163.com
好设计网 www.haoooo.cn欢迎投稿:infohaoooo@163.com